PRODUCT CLASSIFICATION
近紅外光譜(NIR)是光譜測量、計算機、化學計量學與基礎測量等技術的有機結合,具有無損檢測、分析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分析成本低、重現性好、樣品測量一般勿需預處理、光譜測量方便、適合于現場檢測(如大批量抽檢)和在線分析等*優勢。
從上世紀70年代末,從糧食和飼料領域的應用開始,中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研究和應用已走過近40年的歷程。近年來,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應用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在農業、石化、制藥、食品、煙草等眾多領域的研究十分活躍,并且形成了包括科研、應用和儀器產業的完整體系。
多年來,儀器信息網一直關注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發展,關注中國近紅外光譜領域的動態,也一直支持中國近紅外光譜的發展。從2007年采訪了中國近紅外光譜*陸婉珍院士開始,至今已經陸續采訪了20多位該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友人、儀器廠商,編輯將其匯總,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些大咖們都在說什么。
【老一輩近紅外人】
從“沉睡”中醒來的近紅外光譜技術---訪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陸婉珍院士,2007/7/3
每一項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一個從迂回到快速發展再到飽和的過程,這就是科技發展過程中所謂的S曲線。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幾次這樣的S曲線。*次是由于一些簡易型近紅外光譜儀的出現和Norris等人所做的工作,掀起了一個應用的小高潮,主要應用于農副產品的分析。第二次是在80年代后期,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分析儀器的數字化和化學計量學的發展。通過化學計量學方法可以解決譜圖扁寬、不好分的問題,這使人們重新認識了近紅外光譜的價值,各種領域的應用研究陸續展開。第三次是由于光纖技術的介入,近紅外在線分析技術得以發展。
返回列表